論器材023| Pure Photography- Leica M-D typ262
跟我略有熟識的人都知道
在下選購相機的先決條件絕對不是參數、重量、兼容性云云
顏值!顏值!顏值!
諸如DF、Xpro2、Em5mk2、Rd1
有興趣的可以翻翻在下過去的拙作
一路上跌跌撞撞
從一開始的入坑Pentax,後來接續體驗了Canon、Nikon 、Olympus、Fujifilm、Panasonic、Epson等等,幾乎各大品牌都玩了一圈
唯獨你-Leica
很開心能在30歲之前,達成之前設定的小小目標
是時候了
在Leica M10發佈的前幾天將你帶了回來
為什麼不考慮M10
主要是時機不對,剛發佈時,價錢肯定虛高到不行
以及.....
機頂沒有刻字阿!!!!!
實在無法接受光凸凸的機頂
我可以沒有小紅標,不能沒有刻字阿
您看那美美的機頂蝕刻,叫人怎麼能不愛上
於是在挑選數位Leica的時候,就把沒有蝕刻的非P系列給剃除
雖然我知道可以送回原廠刻字,不過想到一來一往的時間,算了還是別這麼麻煩
原先在M9-p及Mp240之間天人交戰數回合
遲遲無法定案
But人生總是有很多的but
原先這台M-D typ262剛出來的時候
我也跟大部分的人一樣各種XX
哇靠,Leica要騙錢也不是這樣的吧,拔掉螢幕還比較貴
什麼回歸攝影的本質,乾脆學Rd1連過片桿也裝回去阿
諸如此類.....罵一罵之後也就不當一回事了
在此期間
我入了台Leica M3雙撥
期間也拍了些不少自己滿意的照片
但由於金牛座的小氣個性,每按一下快門都可以聽到銅板飛出去的聲音
心中的小惡魔又開始Murmur
要是能有台可以插記憶卡的m3該有多好
靠X,這不就是你當初譙到半死的M-D嗎.....
其實M3用到後來,也漸漸的不依賴側光表
拍出來至少也有9成以上的成功律
於是開始認真研究M-D這台相機
首先對於我數位Leica的基本要求有三點:
1.機頂必須有蝕刻字體
2.必須是黑機(想說M3是銀機換換口味)
3.一定要可以漏銅(隨著歲月的沈積,一道道的漏銅傷痕彷彿就是男人的刀疤,超帥Der)
沒想到~疑也太剛好了吧,全部滿足。
那,就決定是你了
首先,這是個盒子
湊近點看,沒錯,而且是BP烤漆!!
跟其他的數位Leica一樣的包裝
M-D就躺在裡面
你好!M-D
各種說明書
配件也都差不多久不拍了
接著來到重頭戲
這是為了妝點M-D而添購了這兩樣小玩意
指柄&牛皮背帶
首先指柄的部份
上機後手感非常的好,不會有搖晃感
人機一體Level up
接著是背帶的部份
雖然這回已經相當的有誠意,附上了Monochrom那款的黑色皮革背帶
但整機連同背帶整個黑七媽污的不是我的風格
這次選擇的是友站聯名款的紅黑皮革背帶
非常搶眼的減壓肩墊
比原廠好一點的地方是接環處多了片皮革墊片
細節也處理的很不錯
裝上小巧可愛的七枚
這就是我盼了近十年的組合阿(拭淚
哪台數位,哪台底片,如不是攝影愛好者
還真是一時半刻也分不出來
說說近一個月的使用感受
原先對於把螢幕拔掉這件事多少有些疑慮
測光不准怎麼辦?沒對到焦怎麼辦?沒有那精美的jpg直出風格檔怎麼辦?
這些對我現在而言,好像也都不是個問題
很享受這攝影的純粹
只要專注於觀景窗內的影像
按下快門,剩下的就回家再說吧
且由於少了顯示螢幕,續電力貌似有好一點
通常出門一整天,也不致於拍到沒電
當然,使用RF的拍攝節奏也跟用單眼不太一樣
之前看過有前輩形容的很好
單反及單電的取景光路與成像光路是一致的
單反就是看到你想拍的影像
單電則是看到的就是你拍出來的影像
而旁軸則是取景成像分離
旁軸使用者既是參與者(成像光路)又是旁觀者(取景光路)
既是配角(成像光路),又是導演(取景光路)
等待你想要的畫面走到你預估的走位,再按下快門
旁軸取景拍攝的醍醐位,許多人為此痴狂
就以下面這張做個例子
在觀景窗中已經可以預估畫面上的狗會從左跑到右邊
此時就先調整好參數
靜待狗走到光線明亮之處,再按下快門
雖然不是一張多驚人的大作
但自我的成就感不驚油然而生
這可能是使用單眼時比較無法體會的
由於近期比較忙碌,只有些給毛孩子溜時的影像,如樣片太解毒還請見諒
最後,由於M-D太美,忍不住幫他擺拍了幾張
湊合湊合的看吧
感謝您耐心的看到最後
我們下次見:)
不論數位或底片 你拍的照片成果看起來用手機就夠了吧
回覆刪除抱歉更正一下 商品攝影的技巧倒是不錯
回覆刪除真神人! 請受小弟一拜
回覆刪除